首页 > 历史小说 > 万历明君 >第247章 僧是愚氓,妖为鬼蜮

第242章 伺风开洋,作作有芒(2/3)

上一页 目 录 加书签 下一页
好书推荐:
  朱时泰,一手按着佩剑,大步流星走了进来。

  孙隆连忙起身回礼。

  栗在庭屁股离座,含笑示意。

  「靖海伯。」

  朱时泰自移爵之后,当家多年,早已褪去了当年的轻挑。

  此刻汇报正事,可谓肃然郑重:「孙正使,宝船及百艘陪船,我部尽数巡检过了。」

  「随行的吏员、兵卒、通译、观星、外藩雇工、舵手——-悉数到齐。」

  「诚意伯一族,死刑犯若干,业已关押妥当。」

  按理来说勋贵的品阶肯定更高。

  不过下西洋这种事,得看差遣。

  既然有明旨,「遣中官孙隆等救,往谕西洋诸国,并赐诸国王金织、文绮、彩绢各有差」,那么朱时泰就得向太监汇报工作。

  孙隆会意点头。

  人数点齐了,他与朱时泰也该登船了。

  他转过身,朝栗在庭拱手道:「叨扰栗部堂多日,咱家也该动身了。」

  港口的文书核对还未结束,不过正使也不是没事干的,也得提前登船整饰一番。

  说人话就是该上船喊喊口号,动员一下了。

  栗在庭也站起身来,歉然道:「市舶司还有些手尾,本官只能失礼注目相送了。」

  说罢,他又朝京城遥遥一拜,恳切祝愿道:「人皇庇佑,诸位一帆风顺。」

  孙隆、朱时泰对视一眼,齐齐往北方一拜。

  「必不负人皇委任之重!」

  双方官场点头之交,自然不需要什么依依惜别。

  两位正副使作别之后,干脆转身,走了出去。

  栗在庭含笑目送。

  朱时泰落后一步,警了一眼屋内的福建巡抚,犹豫片刻,顺手带上了房门。

  踩踏楼梯的声响渐渐消失,屋内重归宁静。

  栗在庭这才收敛笑意,显得有些疲惫。

  低头看了一眼,桌案上的茶盏刚刚湖好,纹丝未动。

  他摇头叹了口气,伸出双掌各抓一杯,仰头窗图灌入了肚中。

  七年。

  将福建局势修剪到如今这个地步,用了整整七年!

  较之初临福建之时,说一句大功告成也不过!

  彼时,清丈令下,府县虚应故事,「令民自供报,未尝履亩丈之」。

  如今,豪右的憎诗,成了清丈结局最好的脚注。

  量尽山田与水田,只留沧海与青天,如今那有闲洲渚,寄语沙鸥莫浪眠。

  彼时,巡海之权一团乱麻,巡抚衙门意图调整,将分身乏术的漳南道巡海之权,移交巡海道。

  钦差整饰兵备兼管分巡漳南道按察司金事,竟然悍然抗命,聚啸士卒日「漳南道安得不问兵事哉!?」

  如今,在俞大献的弹压之下,福建凡沿海寨、游、营选用官兵,稽察粮饷,修造船器等务,俱申详巡海道,听其专理一一俞大献的晋江旧部,自然对剿倭上心,为巡抚衙门如臂指挥。

  彼时,市舶司更是空有名头。

  上有省府侵权,镇守太监屡次向州府申诉「宜遵照敕书,申明职掌」,三司巡院仍旧无动于衷。

  下有各港口包括督饷馆、海防馆书役、吏役在内的「衙党」势力,相互勾结,反客为主,甚至形成了专权局面一一「上以尝官,下以蚀商。报货则匿其半,量船则匿其一,甚官坏而吏仍肥,饷亏而书悉饱。」

  甚至连片板下海,市舶司都做不了主!

  如今—

  栗在庭伸了个懒腰,缓缓走到窗前。

  万历宝船此次出航,意味着最后一块拼图,也大功告成了!

  他这个福建巡抚,也该往上挪挪窝了!

  「四叔——

  突如其来的声音,吓得栗在庭一个激灵。

  回头来才发现是自家侄子站在身后!

  栗在庭突然受了惊,也不管什么三七二十一,泄愤呵斥道:「什么四叔!当初你被咬了卵子送进宫里的时候,我就告诫过你,内外有别,互称职务!」(64章)

  栗稳缩了缩脖子,心中一苦。

  自己好岁也是血浓于水的侄子,不就是跟哥哥们龙阳之好玩大了,不能传宗接代而已,如何措辞这般恶毒?

  也难怪福建上下都传四叔的八卦,这幅对上挂着笑脸,对下喜怒无常的模样,着实不讨喜!

  他只得收敛心神,勉强行礼:「下官福建市舶司副提举,有事呈报部堂。」

  栗在庭骂过一句,气也顺了几分。

  他轻轻嗯了一声:「都是自家人,不必这般客套,说罢,什么事?」

  栗稳一噎,险些一口气没上来。

  一时间拜也不是,起身也不是。

  他站在原地欲哭无泪,干脆省了称谓:「此次远洋的船只,市舶司业已查验事毕。」

  栗在庭闻言,没什么反应。

  这就是海关登完记了,随时可以起锚的意思。

  不过这不算事,栗稳要说的显然不是这个。

  果然,栗稳顿了顿,抬头看了一眼四叔,含糊道:「此外,还有二十余艘遮洋船、小型福船,想趁着这个机会,一齐出海。」

  栗在庭听得不明不白,眉头再度皱起。

  他神情不悦,冷声道:「说清楚,谁的船?出海去哪儿?绝岛?什么叫趁这个机会?

  」

  栗稳见四叔面色不佳,连忙竹筒倒豆子一般,飞快地和盘托出:「是大长公主、武清侯、英国公、平江伯这一帮子人的船!」

  「不是去绝岛,是去日本!」

  「说是在浙江那边,吃了定安伯的闭门羹,便求到咱们这里来了,希望跟在孙隆后面,正好也不会引人注目。」

  大长公主的船?

  栗在庭思索了好一会,才恍然反应了过来。

  眼下近海贸易逐渐放宽,远洋的船引才刚踏出第一步。

  大长公主这群人,一方面向皇帝求情企图合法化,另一方面,恐怕还是打着先赚钱再补手续的想法!

  这群皇亲国戚,果真是蛀虫!

  想到这里,栗在庭又看向自家侄子,上下打量。

  不知不觉便偏看头,眯起了眼睛。

  栗稳被打量得毛骨悚然。

  他艰难扯了扯嘴角:「四叔——」

  话未开口,便被打断了。

  栗在庭眼睛已经眯成了一条线:「等到临行了,才跑来跟我说,市舶司已经批文了罢?」

  栗稳脸色一变,下意识支支吾吾反驳:「没,没有栗在庭闻言,一动不动,就这样静静看看。

  两人之间一时没了言语,气氛也逐渐降温。

  密密麻麻的冷汗,沾湿了栗提举的后背。

  不知过了多久。

  栗稳终于握不住,整个人从骨头到发肤猛地垮了下来,哭丧道:「大长公主这些年送不少东西,本身远洋海禁年内就要放开,些许小事,无甚风险,我便应了下来。」

  「又怕四叔早先知晓,恐怕不会同意—」

  神情懊悔,语气讨饶。

  栗在庭显得有些意兴阑珊,默默叹了一口气。

  也不知是为何而叹。

  他神情惆帐地摇了摇头:「他们首次出航日本,如何带了这么多船?」

  栗稳连忙答话:「听说带了不少的人,日本如今正值战乱,需要私兵自保。」

  「此外,还有夹带了百余名风水堪舆、寻龙点穴的道土先生,乱七八糟的仪轨也颇占地方。」

  栗在庭一证。

  风水堪舆?这是去做生意,还是去盗墓的?

  栗稳犹豫片刻,才小心翼翼解释道:「好像是武清候入宫见太后娘娘时,听来的秘闻「当初郑和下西洋有一层目的,便是为寻建文皇帝的踪迹。」

  「七次追索,终于找到些许蛛丝马迹!」

  「说是—」

  栗稳骤然停住,四下张望了一番。

  见此地建筑老旧,只得谨慎将声音压到最低,鬼鬼崇崇道:「说是,建文帝当初裹挟南京国库,在旧部护佑之下逃到了招庆寺出家避难。」

  「而后又学着鉴真东渡,流窜到了日本,凭借国库的民脂民膏,逍遥半生,最后才在日本北部沿岸圆寂!」

  「因为避世出家的缘故,建文帝一生也未留子嗣,只在最后打造了一处墓穴,将所有宝藏都给自己陪了葬。」

  「据我从随船的平江伯世子陈胤兆那里打听的消息说,佐渡岛一带,很可能藏着建文宝藏。」

  「财富足有上千万两!堪比一座银山!」

  栗稳说完,情不自禁耸着鼻子,双手空悬,认真比划了一番。

  「噗.」

  随之而来的,是四叔的无情嘲弄。

  「哈哈哈,建文宝藏!」

  「好个建文宝藏!」

  栗在庭捂着肚子,站立不稳一般,按住侄子的肩膀,开怀大笑。

  栗稳尴尬得不知所措,有些不自信地问道:「四叔这反应,莫不是陈胤兆逛我?」

  这好岁是用海禁文书拿捏了数日姿态,灌了几夜的酒,才从平江伯世子身上逼问出来的秘闻,竟然被这般嘲弄!

  简直是奇耻大辱!

  栗在庭擦了擦眼角的笑泪,草木乱颤:「宫廷秘闻,自然做不得假,就是这个名头太过幼稚,一时没忍住发了笑。」

  但凡心智正常的官吏,都不至于当回事。

  偏偏大长公主、武清侯、平江伯这些人,真就为了所谓的「建文宝藏」,组了几十条船,想一探究竟。

  当真是愚不可及。

  哦对,他这个侄子也算在其中。

  为什么每朝每代都是江河日下?

  就是因为贵族世家中,这种蠢货繁殖得越来越多,侵吞财富,占据中枢。

  建文宝藏。

  也亏得皇帝对症下药,能屈尊想出这种东西来引导海贸。

  栗在庭费了十足的功夫,好不容易才不再发笑。

  面对神情尴尬的侄 南柯园提供了鹤招创作的《万历明君》干净清新、无错版纯文字章节: 第242章 伺风开洋,作作有芒在线免费阅读。
上一页 目 录 加书签 下一页
新书推荐: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作者删除

Copyright © 2021 南柯园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地图导航 地图XML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