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小说 > 万历明君 >第248章 风景天慳,金丹根宗

第230章 春风又绿,明月再照(2/3)

上一页 目 录 加书签 下一页
好书推荐:
  或许真相未必如此,但在官场中,推定就是真相。

  奈何殷士儋毕竟是皇帝亲自请出山的人物,又在盐政重构、盐票推行一事上功劳不浅。

  张居正也不好直接把事情挑明,只能话里话外敲打一二。

  最后到底要不要清算,只能等皇帝发话。

  “还有孔家的事,毕竟是千年世家,到底不能三五天就拿出个章程来,我没那么多闲暇干候着,还是留给沈鲤去庖丁解牛罢。”

  “沈龙江其人,可比孙丕扬稳重多了。”

  张居正说得兴起,干脆连孔家的事也点评了一番。

  孔家的人要炮制,地要清算,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,也只能留给沈鲤。

  这一干巡抚里,沈鲤已经是做得极好的那一个了。

  尤其对比反面典型孙丕扬来说——只能说,老张头在途径南直隶时,对孙巡抚生出了不少成见。

  张敬修将亵裤往下拉了拉,端过汤药试了试温。

  他听到孙丕扬这个名字,也是忍不住失笑:“孙巡抚……朝中怕是少有堂官比得过孙巡抚的轻佻。”

  别说沈鲤了,就是以不讲规矩著称的殷正茂,都比孙丕扬稳重。

  能与之一比的,恐怕只有当初上早朝时,被狗卡住的那位了。

  张居正叹了一口气,说起孙丕扬他就哭笑不得。

  “这一路上我都在想如何罢免孙丕扬,这厮着实不适合主政一方。”

  “奈何他这个巡抚,是陛下钦定的,我若是提议罢免,多显不协。”

  轻佻这个理由,有些不上不下。

  若是粗略一想,轻佻并不至于讨得罢免的大罪过;但仔细论起来,又实在让人忍不了。

  遍数孙丕扬这厮赴任以来的所作所为。

  先是与李春芳起了冲突,竟然直接送上栽种,辱骂三朝老臣,当今国丈。

  而后又怠缓清丈,将度田清户的一揽子大政,只定下了增田几成的数额,具体施为,全部包给了地方士绅地主。

  人家报上来是多少,那就是多少。

  辖区内唯有叶梦熊认真清丈,进度颇缓,孙丕扬就上奏要罢免叶梦熊。

  为此被皇帝申饬了一番,孙丕扬竟恬不知耻给自家下属频穿小鞋。

  这些都罢了。

  等张居正途径南直隶的时候,又听到了凤阳巡抚、应天巡抚不合的传闻。

  概因孙丕扬将清丈视为政绩,自己行事操切也就罢了,还想“辅助”隔壁的王家屏!

  王家屏懒得理会这厮。

  孙丕扬便私底下找上门去劝说。

  说什么,清丈是大政绩,南直隶是大盘子,做得好了互惠互利,正值内阁空缺,不妨多搞来几个,王家屏一个,他一个!

  张居正乍听这话,当即就被惊得外焦里嫩。

  竟有朝廷大员轻佻到这个地步!?

  正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,张居正两股汇集之处顿感一凉。

  “嘶!”

  张居正倒吸一口凉气。

  “大人且忍一忍。”

  用过砒霜的患处,自然不是那么轻易就能痊愈的,用药之后更是咬得生疼。

  张敬修上下其手的同时,还不忘与父亲说话转移注意力:“其实由王家屏出面弹劾最是合宜。”

  话一出口,就感受到一股看不成器的儿子的眼神。

  他立刻回过味来,好像是有点欺负老实人了。

  张敬修想了想,连忙改口:“或者,大人可按照一年期考,对诸多抚按各施奖惩,如此朝中也不会多虑大人是故意针对谁。”

  这还像点样子。

  张居正满意地收回了目光:“我亦是这般想法。”

  他既然考校,也是厘清思路地问道:“除了孙丕扬外,还有哪些抚按值得同列并罚?”

  张敬修唯唯诺诺,一时答不上来。

  张居正没等到回音,干脆自问自答:“河南巡抚邓以赞,有失官体,罚俸三月。”

  张敬修听了有些疑惑:“邓巡抚不是避嫌去位了么?”

  张居正趴在枕头上,瞥了儿子一眼。

  后者突然反应过来:“哦,大人正是要以薄惩回护邓巡抚。”

  张居正鼻腔里轻轻哼了一声,算是默认。

  清丈乱象,自然不止山东一地。

  河南同样出了好大一堆事情。

  巡抚邓以赞治家不严,其家人竟然趁着清丈,大开索贿之门,地主行贿则对清丈放任,士绅不贿则严苛到家破人亡。

  事情败露后,激起民愤。

  大户豪右们堵住在酒楼吃酒的邓家公子讨要说法。

  一番争执,邓以赞的儿子企图从酒楼逃离,不幸摔断了腿。

  而邓以赞本人为了避嫌,引咎闭门,业已将清丈之事,暂时交托给了巡按御史。

  张居正其实并不如何相信邓以赞在其中干干净净。

  但又不得不从政治上考虑——邓以赞也是皇帝钦点的巡抚,与孙丕扬一用一斥,也算稍作平衡了。

  张居正继续物色着下一个罚否人选。

  “还有浙江巡抚汪道昆,湖州的事不清不楚,至今还未处置妥当,还是去南京养老,唱他的《高唐梦》罢。”

  如数家珍之余,也愈发动气。

  一场清丈下来,就如打仗一般,烽烟四起。

  浙江也不得安宁。

  湖州府度田丈到了士绅董、范两家的头上,两家作为有头有脸的人物,都是尽力配合。

  与投献的佃户有争执,便自认侵吞,立刻退回。

  被朝廷查出大亩的田,只按小亩缴的田赋,便主动更正。

  家中有隐户奴仆,也不曾驱逐,很是配合地登记造册。

  甚至挨个找到家中田契的原卖家,允许用当年售价一半的价格赎回田地。

  本是值得被裱起来的好人好事。

  结果没想到的是。

  这个时候突然又有谣言出来说,只要到董家去闹,就能拿钱走人。

  于是每日都有成百上千的百姓到董家去纠缠,要求还钱。

  有的甚至是没有一点瓜葛的人都来了。

  这个说董家被占了几百亩良田,那个说被范家的少爷看了一眼,轻薄猥亵,要分一半家财。

  竟稀里糊涂卷起一场民乱。

  偏偏两家有些官面身份,又加剧这场纷乱,已然开始喊着官府不可信,自行翻墙撞门的举动了。

  其中董家的家主董份,是嘉靖二十年的庶吉士,官至礼部尚书。

  当然,这都是嘉靖朝的事了,似乎没什么大不了。

  问题在于,董份是申时行与王锡爵的老师。

  而范家的关系更是直接。

  此范家不是别的范家,就是嘉靖朝的状元,本朝平步青云的户部侍郎,仓场总督范应期的范家。

  换句话说,湖州府这场民变,隐晦地直指了当朝大员。

  巡抚汪道昆竟处置不能,一个劲往中枢上奏,问如何是好云云。

  以至于本该早早平息的事,一直闹到现在还未消停!

  张敬修听着自家父亲说起这些人,也是频频摇头。

  从湖广动身开始,一路上基本难见得按部就班清丈的地界,多多少少要闹点乱子出来。

  山东、河南、浙江、南直隶……莫不如此。

  “唉,孩儿甚至都分不清,到底是大政本就艰难,还是恶贼暗中使坏。”

  本来第一反应是有人谋划。

  但想到如此多的地方不约而同,又觉得不太可能。

  张居正闻言,嗤笑一声:“自然是兼而有之,赤 南柯园提供了鹤招创作的《万历明君》干净清新、无错版纯文字章节: 第230章 春风又绿,明月再照在线免费阅读。
上一页 目 录 加书签 下一页
新书推荐: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作者删除

Copyright © 2021 南柯园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地图导航 地图XML返回顶部